高考语文关联词练习
大致可分为:并列、递进、转折、承接、因果、条件、选择和假设等八种
一、表示并列关系: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都存在,且平行并列、程度相当。
“又…又…”,“一边…一边…”,“一会儿…一会儿…”,“一面…一面…”,“那么…那么…”,“有时…有时…”,“…既…又…”,“…既…也…”。“不是…..而是…”。
1、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(又)高大,(又)庄严。
二、表示递进关系:表示后一种情况的程度更深一层。
“不但…而且…”,“不仅…还…”,“…不但不…反而…”,“连…也…”,“…何况…”,“…甚至…”。
他不但成绩优秀,而且品德更好。
三、表示转折关系:表示情况与预想相反,或者前后逻辑关系对立。
①情况与预想相反:
②前后逻辑关系对立:“虽然…但是…”,“尽管…可是…”, “…却…”,“…然而…”。如:
1、这里的花(虽然)很多,(但是)没有奇花异草。
2、他(虽然)感冒了,(但)还是来上学了。
四、表示因果关系:表示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出现的原因或结果。
①前因后果:如:“因为…所以…”,“.由于…因此…”,“…因此…”,“既然…那么…”。
②因果颠倒:如:“之所以…是因为.…”
五、表示承接关系:表示事情或动作的发生前后连贯、挺有秩序。
如:“首先…然后…”,“一…便…”,“一…就…”,“…于是…”,“…才…”,“…接着…”。
例:我一出门,就遇见了我的同学。
六、表示条件关系:表示事情或动作的发生需要或排斥条件。
①充分条件:一件事只需要一个条件,就可以出现相应的结果。如:“只要…就…”,“凡是…都…”
②必要条件:一件事需要很多条件,其中有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:如:“只有…才…”,“除非…才…”。
③充分必要条件:一件事有且只有一个条件,且出现了相应的结果。如:“有且只有…才…”
④排斥条件:一件事不需要任何条件,都必定以出现相应的结果。如:“无论…都(总)…”,“不管….也(总)…”。
例:1、小明,你只有勇敢地承认错误,才能得到大家的谅解。否则,谁也不能原谅你。
2、小明,你只要勇敢地承认错误,就能得到大家的谅解。不要有什么顾虑。
3、只要不来台风,我就可以收几大箩桂花。
4、小时候,我无论对什么花,都不感兴趣。
分析: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“只要…就…”;“只有…才…”;“无论…都…”等。它们在使用时是不同的。一件事只需要一个条件,就可以出现相应的结果,这时使用“只要…就…”(即唯一条件);而一件事需要很多条件,其中有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,这时使用“只有…才…”(即必要条件)。句子中所给的条件都包含在内时,就可以使用“无论…都…”这组关联词语了。
下了雨,地上就肯定是湿的,有“下雨”这样一个条件,就一定有“地上湿”这样的结果。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常用的有;“只要…就…”;“只有…才…”;“无论…都…”等。这个句子中只需一个条件就可以满足结果,因此我们选择“只要…就…”这样一组表示唯一条件的关联词语。填写后的句子是:(只要)下雨,地上(就)湿。句子表达的意思合理,也很通顺,填写正确。
这个句子填写“只有…才…”行不行呢?我们来分析一下:填了“只有…才…”后,句子是“(只有)下雨,地上(才)湿。”显然,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。因为,很多条件都可以造成“地上湿”的结果,如洒水、擦地等因素。所以,这个句子只能填写“只要…就…”,不能填写“只有…才…”。
七、表示选择关系: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不同时存在。
①表示前后两种或多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,但不会同时存在:“不是…就是…”,“或是…或是….”,“要么…要么…”等。
②表示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哪种会存在,或应该出现,而产生的疑问:“是…还是…?”
③表示两种情况中,只有一种更合适:“与其…不如….”,“宁可…也不”。
填写这类关联词语时,要认真阅读、分析。“不是…就是…”使用时表示前后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,不是选择前者,就是选择后者。“与其…不如”和“宁可…也不”则不同,
举例说明:1、这次当选大队长的(
2、我比他身体强壮,这项任务(
读句子后,我们知道了“我比他身体强壮”,那么在决定由谁来完成这项任务时,就要有所选择了。到底把任务交给谁呢?应该用“与其…不如…”。填写后的句子是“我比他身体强壮,这项任务(与其)交给他,(不如)让我去完成。”强调我的身体比他强壮,更适合完成这项任务。读一读,这个句子是通顺的,也是合理的,填写正确。
3、“我(
八、表示假设关系:表示假定某种情况出现了,就会引发另一种情况的出现。
“如果…就…”,“要是…那么…”,“即使…也(不能,应该)…”,“假使…便…”,“就是…也…”,“就算…也…”,“纵是…也…”,“纵算…也…”,“纵然…也…”。如:如果明天下雨,我就去栽树。
注意事项
一: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
同一个句子,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,作用就不同,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。例如:“我们共同努力,竞赛取得胜利。”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,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。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,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:
1.因为我们共同努力,所以竞赛取得胜利。
2.如果我们共同努力,竞赛就能取得胜利。
3.只要我们共同努力,竞赛就能取得胜利。
这样,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,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,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。在我们平时的说话、造句或作文当中,究竟选用什么关系,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。
二: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
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,不可随意改换。例如:
1.只要经常锻炼身体,才会增强体质。
2.他宁可挨打,不如泄密。
3.不管天气多么恶劣,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。
第一句,“只要”应与“就”相配,“只有”应与“才”相配,“只要”与“才”搭配不当,应把“才”改为“就”。
第二句,“宁可”应与“也不”相配,“与其”应与“不如”相配。句中“宁可”与“不如”搭配不当,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,最好是把“不如”改为“也不”。
第三句,“不管”与“却”搭配不当,应把“却”改为“都”。
三: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
例如:
1.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,却清洁工流下了汗。
2.今天,我们班搞演讲比赛,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,而且从小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。
第一句,“却”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,可是,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。如果把“却”放在“清洁工”之后,句子就通顺了。
第二句,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,如果把“不但”放在“表达能力强的同学”前面,句子就顺畅了。
四: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
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,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,如“不但……而且……”,可省去“不但”、“虽然……但是”,可省去“虽然”。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“而且”、“但是”。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,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,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,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。例如:
1.自从开展“一帮一”的活动以后,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,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。
2.如果我们齐心协力,把这件事情办好。
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,但缺少了一个与“不但”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,让人读了以后,感觉话没有说完,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。如果在“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”前面加上“而且”或者“并且”,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,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。
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,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,后一分句表示结果。因为缺少与“如果”配对使用的关联词“就”,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,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。要是在“把这件事情办好”之前加上 “就能”,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。
五:特殊关联的种类需要根据语意确定
如:“即使…也…”它可能表示转折,也可能表示假设。后分句通常都为否定句,也可以转换成意义相近的肯定句,(下面的例句中,左边的后分句为否定句式,右边的后分句为肯定句式,注意比较)。类似的还有:“就是…也…”,“就算…也…”,“纵是…也…”,“纵算…也…”,“纵然…也…”等。
①如果所涉前提已经存在,则表示转折。通常搭配为:“即使…也没有…”,肯定句则为“即使…也…”。
如:“即使受了这么大的委屈,他也没有任何怨言!”;“即使受了这么大的委屈,他也一如既往地尽心尽责!”
②如果所涉前提尚未存在或认为不应该存在时,则表示假设。通常搭配为:“即使…也不能…”,有时也用“即使…也没有…”,肯定句则为“即使…也应该…”。
如:“即使困难再大,我们也不能有任何松懈!”,
“即使困难再大,我们也没有理由作任何松懈!”,“即使困难再大,我们也应该鼓足干劲、一往无前!”;
“即使非要这样做,你也不能瞒着大家伙吧?”,“即使非要这样做,你也应该跟大家伙说一声吧?”;
“即使非要这样做,你也没有相应的条件啊!”,“即使非要这样做,你也应该先作好充分的调研吧?”。
六:不要乱用关联词
常见错误1、错用关联词语
例: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。为了喜欢踢球,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。【应把“为了”改为“因为” ;也可以把“就”移到“因为”前面】
2、关联词语搭配不当
例: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,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。【 “只有”与“才”搭配,应把“就”换成“才” 】
例如:(1)他自己不跟老师讲,并且要我讲。
(2)我的成绩差,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,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,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。
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,不是递进关系。乱用“并且”,使语意表达不清,应把“并且”改为“却”。 第二句,乱用“但是”,应删去。
选择关联词语填空
既…又…
不但…而且…
尽管…还是…
无论…总…
1、人藏在地道里,(
2、(
3、作物(
4、音乐(
5、(
6、这件好事(
7、(
8、这部影片没意思,(
9、(
10、花朵是(
11、德国兵(
12、刘胡兰(
13、(
14、(
15、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,(
16、(
17、(
18、王飞(
19、星期天下午,我(
20、一个中国人,(
参考答案
1、既…也… 并列;2、如果…就…假设;3、之所以…是因为…因果;4、既…也… 并列(不仅…还… 递进);5、无论…都… 条件;6、不是…就是… 选择;7、只有…才… 条件;8、与其…不如… 选择;9、即使…也…假设;10、那么…那么… 并列;11、只要…就… 条件;12、宁可…也不… 选择;13、只要…就… 条件;14、即使…也… 假设;15、不但…而且… 递进;16、只有…才… 条件;17、如果…就… 假设(只要…就… 条件);18、不但…而且… 递进;19、不是…就是…(要么…要么…) 选择;20、无论…都…条件。
语文关联词填空:他____牺牲生命,____出卖组织。
60后填“宁可 也不”;他宁可牺牲生命,也不出卖组织。
70后填“害怕 所以”;他害怕牺牲生命,所以出卖组织。
80后填“与其 不如”;他与其牺牲生命,不如出卖组织。
90后填“即使 也要”;他即使牺牲生命,也要出卖组织。
00后填“白白 忘了”;他白白牺牲生命,忘了出卖组织。
10后填“何必 只需”;他何必牺牲生命,只需出卖组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