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市比乐中学
校名来源
上海市比乐中学校名取自爱国教育家、 复旦大学 首任校长 马相伯 先生于1930年为中华职教社礼堂的题名——“比乐堂”。“比乐”一词,源自《 易经 ·杂卦》。“ 比 ”字是“易经”六十四卦中的一个卦名。《易经·比卦第八》(原文:“比:吉。”)指出:“比”卦象征亲密无间、相亲相辅、团结互助,预示着吉祥。《易经·杂卦》原文所述的“比乐”意指“‘快乐’是‘比’卦蕴涵的意义”
\
机构设置
比乐中学学校管理机构依据有效、精简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置。学校组织按性质分包括行政、业务、群众和其他组织。该校实行校长负责制。校长负责全校工作,对重大问题有最后决策权。党支部对行政工作起保证、监督的作用,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。教代会是教职工民主参与、监督和管理的机构。全校实施以年级组为主体,教研组织相协调的综合管理机制
历史沿革
1946年8月——学校创办,校址在雁荡路80号。
1949年8月——“青年中学”并入比乐中学,学校迁址淮海中路553号。
1951年8月——“明德女中”并入比乐中学。
1956年1月——比乐中学改为公立学校。
1958年8月——“崇实中学”并入比乐中学,学校迁址淮海中路375号。
1993年1月——学校临时迁到建国西路154号。
1995年8月——“新华中学”并入比乐中学,学校迁址崇德路43号。
注:原文章转载于 ,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,邮箱songchunlin@changinge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