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 | 闵行区添交大附中教育集团!好学校就在“家门口”
闵行的家长们看过来!
市教委说,昨天,交大附中(闵行)教育集团成立仪式在交大附中闵行分校举行。同时,“江川-交大”学区建设方案发布,这意味着江川路街道同时拥有了交大附中(闵行)教育集团和闵行中学教育联盟两个教育集团。至此,闵行区学区化、集团化办学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达到99所,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(共131所)的75.6% 。2019年底,全区还将实现学区化、集团化办学全覆盖。详见↓
交大附中(闵行)教育集团
成员校(园)名单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二中学
上海市闵行第四中学
上海市闵行第五中学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
上海市丽江小学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幼儿园
交大附中(闵行)教育集团是交大附中闵行分校重要的组团战略规划,学校将以优质资源和品牌,引领教育集团发展。同时,学校将负责选聘人员组建集团建设指导团队,不断创新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,指导成员学校提升办学品质,使集团成员校形成优质均衡发展的格局。
该教育集团组建后,将形成纵向贯通中小幼各学段、横向链接社企校各层面的办学格局,以优质资源和品牌引领发展,打造成区域教科研平台、课堂教学示范基地、教师专业发展高地,促进闵行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。
“江川-交大”学区
依托名校打造学区内教育品牌
江川路街道辖区内基础教育资源非常丰富,共有中小幼学校35所,学生共计2.3万余人。随着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建设发展,以“上海交大附属”冠名的一系列中、小、幼学校相继落户江川。

“江川-交大”学区建设重点:
聚焦优质均衡,优化学区布局。在“一个学区两大集团”的框架下,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项目、形态进行优化与整合,探索学前教育集群式发展路径,凸显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效能,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聚焦科技创造,打造学区文化。借力地域文化标签与交大资源,通过深耕校园文化和建立科技特色课程群,形成“校-企-社”深度联动。
聚焦机制建设,创新学区管理。建立完善学区章程,通过矩阵管理,即“点面结合,优势互补”,在学区框架下进行项目化管理,促进两大集团的融合发展。
到2020年,这里将建设成以“香樟文化”为标志、以科技创造为特色、以“个性化教育”为特质的“江川—交大”基础教育学区。
借助上海交大和南部科创中心的资源,孩子们有机会在课堂里获得科技特色课程。交大等高校为学区各学校提供丰富资源,指导帮助打通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乃至大学预科课程通道,并为资优学生一贯制培养开辟发展通道。
2019年底
12个学区7个集团将实现全覆盖


所谓学区化集团化办学,就是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,将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成片,多校协调,资源共享,专业引领,内涵攻坚,缩小差距,不同学校特色发展。闵行区在七宝中学、闵行中学、实验小学牵头组织下,“名校”与“新校”、“弱校”、“民校”的集团化办学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到2017年底,闵行区参加学区化、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创建的学校将成为达到《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》,学生、家长、社区的满意度平均在85%以上,办学特色基本形成的“家门口的好学校”。
2019年底,全区还将实现学区化、集团化办学全覆盖。将打造7个集团、设立12个学区,上接高中、下连学前,覆盖全闵行371.68平方公里、14个街镇,涵盖全区392所中小幼学校。
注:本文引自“上海发布”,资料来源上海教育官方微信。
责任编辑:陈莹 执行编辑:张骞
联系邮箱:shanghaishengxue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