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好的寓言 —— 摘自钟叔河的《念楼小抄》
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课本里,都选了一些古代的寓言;有一些在我看来很好的却没有能够入选,比如《叔苴子》中这一则:
八哥鸟生长在南方,南方人捉来经过调教,就会“作人言”。其实它只是在模仿人的声音,翻来覆去,当着人讲的都是学来的几句现话。
有一次,庭前树上的蝉正在高歌。有只八哥听了,讥笑蝉发不出人的声音。蝉便说:“你学人话虽然学得像,却完全不是你自己的话;我所唱的,却是我自己的歌呀!”这只八哥感到了惭愧,以后它就再不学着人讲话了。
习惯于做应声虫的人,比这只八哥鸟还不如啊!
《叔苴子》的作者庄元臣是明朝人。明朝的文坛,特别强调主旋律。主旋律便是圣贤规定的“礼法”和天子提倡的“正道”,这正是一种适宜八哥鸟生长繁殖的环境。
要到什么时候,像这样很好的寓言才会被选入教科书呢?
【原文】
鸲鹆[qú yù]之鸟出于南方,南人罗而调其舌,久之,能效人言,但能效数声而止,终日所唱,惟数声也。蝉鸣于庭,鸟闻而笑之。蝉谓之曰:“子能人言,甚善;然子所言者,未尝言也,曷若我自鸣其意哉!”鸟俯首而惭,终身不复效人言。
【《叔苴子》的解释】
“叔”是“拾”的意思,“苴”[jū]是指大麻的种子。每年秋天,农民拾取麻子以待来年播种。“非取用于今,而取用于后”,其寓意就是待时而用。
钟叔河,1931年生,湖南平江人,编辑、学者、散文作家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以《走向世界丛书》闻名出版界及史学界。1982年被评为“编审”。1984年任岳麓书社总编辑。主要著作有《走向世界--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》、《从东方到西方》、《念楼集》、《天窗》、《钟叔河散文》、《念楼学短》、《学其短》等。编辑作品有《走向世界丛书》、《凤凰丛书》、《知堂书话》、《儿童杂事诗图笺释》等。
学而乐教育培训中心
办学许可证号:14403057000561
文化课、书法、美术
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62号南山文体中心体育馆二楼
咨询电话:18922815010朱老师